精准教学

位置:首页>精准教学>理论文献>详情

大数据背景下陕西省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方法研究

2020年07月03日 点击查看:497

大数据背景下陕西省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方法研究

刘继兵 郝建军 董良超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快速应用,高校也不列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然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就要紧跟时代潮流,借助信息化技术探索新的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民办高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2007-237-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校中,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将教育信息化纳入考核高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中 [1-3]。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走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前列,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融合,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简捷,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1 陕西省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陕西省的高等教育走在全国前列,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走在全国的前列。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别于公办高等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套用公办高校的管理模式显然行不通,民办高校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陕西省的民办高校基本上都采用班主任跟班制或者班主任助教制等模式,每一个班级都有一个固定的班主任,班主任从早上学生起床到晚上熄灯休息全程监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的民办高校班主任还肩负着学生的作业辅导和一些课程的学习辅导工作,可以说班主任主要采用的是面对面的宣讲式教育和谈心式教育。


学生从周日晚上到下周五下午一直处于封闭式的圈禁式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都是 95 后、97 后学生,这些学生性格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善于通过电子产品获得更多的知识,他们不喜欢这种封闭式的管理,一些学生往往表现比较叛逆,喜欢自由式的管理,不擅长学习过深的理论知识,善于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这种管理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学生在校比较安全,班主任随时能够掌握本班每一个学生的位置,以及每一个学生在校的活动轨迹、学习情况,但也有自身的缺点:学生被看管得太死,不易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保证了每个学生按时到课堂上课,但保证不了听课率;很难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易出现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2 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


当今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高校也不列外,也迅速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工作中。陕西省的高校数量较多,民办高校数量也有几十所,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难度比公办高校大。学生层次杂、知识基础薄弱、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都不如公办高校好,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民办高校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当前将大数据技术应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是一种趋势,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管理的创新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来自祖国各地,个人爱好、消费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上网习惯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千篇一律的管理模式会影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学校的信息化平台,高校学生管理人员通过对一段时间内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能够分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包括学习特点、消费特点、上课特点、出勤特点、进入图书馆的特点、消费特点等,根据这些特点针对性地制订差异化的教学计划、管理计划、服务计划,实施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例如,学生管理人员通过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建模、数据清洗、标准化研究、数据集成等,能够从中挖掘出每一个有差异性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有效指导因材施教。比如,如果分析出来某个学生善于学习音乐或者对唱歌有天赋,那么学校就应该给予帮助,可以介绍到相关的社团或者提供一定的练习场所;如果一些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善于操作,那么学校就应该考虑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不要过于要求学生必须和别的学生一样。


2.2 构建个性化的学生管理模式

民办高校学生和公办高校学生的差异就是层次多,民办高校往往过于关注办学规模,所以学生的层次多而杂,有的学校从中职到高职,甚至还有本科和硕士,录取的分数相对公办高校偏低,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不及公办高校。这就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校要办好,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化特点,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长,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应该一味地强调文化课必须考多少分。学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获取学生的在学习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来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这些潜能来培育学生的兴趣和技能,进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才。


例如,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全校学生玩电脑游戏、玩手机、上网等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就能预测出学生的业余爱好,比如一些学生经常在网上关注足球比赛或者篮球比赛,那么这些学生肯定喜欢足球或者篮球运动,就可以吸纳到校足球队或者篮球队中,这样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学生借书情况就能掌握学生业余学习的内容,高校可以针对性地培育这些个性化需求,就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2.3 通过大数据管理,可以更加科学地实现多元化评价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往往喜欢听话的学生,教师往往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教师评价学生往往是看考试成绩和平时是否听话。评奖学金一定要评给期末考试全班考试成绩排名第一的学生,而不考虑有相关特长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班主任一般很难发现学生的特长,而考试成绩比较直观,很容易被发现,这样一来,就培养出很多只会学习的“学霸”,身体素质、业余爱好都被忽略掉。如果采用大数据作为平台就可以全面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掌握学生的综合特点,就不至于片面评价学生。


例如,某民办高校的一名学生学的是广告专业,平时常常逃课,考试经常挂科,经常被班主任批评,各项考核在班级都是倒数,班主任很不喜欢,没想到接近毕业突然参加某个电视台举办的综艺节目,凭借一首歌曲成名,从此该名学生成了明星。原来他不爱上文化课逃课就是在一个隐蔽的地方练歌,像这种情况在民办高校有很多。


2.4 能够主动预测校园安全事件

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挖掘每一位学生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灯休息这段时间的活动轨迹,通过每一位学生的最近活动情况能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将要发生的事情,如学生的思想是否有波动、心理是否健康、学习状况有无异常等。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就通过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观察目标对象,必要时进行心理辅导,防止学生因心理情绪而造成的伤亡事件。对学校食堂的后台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就能分析出每个学生喜欢的饭菜,学校通过及时调整就能防止学生挑食造成的营养不均,同时也可以防止出现食物中毒。


3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普及,高校应该考虑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学生管理中,尤其是民办高校,更应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只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教学、招生、就业都会好起来。所以民办高校有必要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天.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研究 [J]. 黑龙江科学 ,2017(11):56.

[2] 刘荷花.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路径 [J].太原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8,19(6):88-90.

[3] 穆嗣娟.“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数据应用探究 [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1):87-90.

本文转载自:中国知网 

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