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准教育改革 推进特色教学发展
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 尚小寅
教育不仅是最长远的民生,关系家庭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而且更是集中反映了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水平。当前教育发展方向是要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教育发展方向是要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紧跟时代步伐,树立“互联网+”的教育理念,走出了一条“精准教育、特色引领、创新发展”的教育之路。
“精准教育”的基本含义
古人云,“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练习录》)。“精”乃提炼出来的精华,是最完美、最好的东西。“准”是标准、准确的意思,指行为或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现实或预期。“精准”即为非常准确、精确。 学校明确了实施“精准教育”的四个基本条件,即:第一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支撑;第二要以良好的个人素养为基础;第三要以科学的管教方法为保障;第四要以高效的教育结果为目标。
精准教学:信息交流的全过程
精准教学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学客观规律,尊重学生成长规律,聚焦课堂教学价值,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科学教学结构,细化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和完美教学结果的活动过程。其基本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精准掌握吸收,有效促进教师精准掌控学情,有效促进学校精准评价业绩。
为了让精准教学真正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对教师做了“十个坚持”的具体要求,即:坚持从批判中弘扬经验;坚持从反思中克服弊端;坚持从研判中发现问题;坚持从思考中寻求对策;坚持从协作中完善思路;坚持从实践中创建特色;坚持从过程中树立威信;坚持从评比中展现能力;坚持从小结中看到希望;坚持从高考中评述英雄。
精准评价:教学优化的助推器
精准的教育评价既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又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学校一方面要进一步狠抓“三细两实一挂钩”工作精准评价机制建设,明确要细化教学流程规范标准(备、讲、练);细化资源应用规范细则(教案、课件、实验);细化督查考评规范程序(时间、方式、结果应用);各项标准细则务必实用;各种检查考评务必真实;把工作质量评价与工作业绩奖罚结果与年度考核和尽职晋级、评优选模精密挂钩。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狠抓“两种导向”工作精准激励机制建设。以“单项工作与重要节点优胜加分重奖重用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特色发展;通过“节点失职、工作失误适时问责淘汰制”激励鞭策职工规范履职,爱岗敬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班级教育为主体的共性教育中也越来越重视个性教育。打造高效课堂,实施分层教学,对潜能生、尖子生的培养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这些都是强调针对个体特点的量身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按照多元智能的理论,人类的智能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等八项组成,人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个体也是千差万别的。以往我们关注的是教师行为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共性教育。精准教育关注的是教育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精准教育强调的是个性教育。对教师来说一名学生是几百名之中的一员,对家庭来说一个孩子是一代或几代的事。我们更应该从教育与个体的关系来审视教育。教育既要有面向班集体的共性教育的理论,也要有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因人施教的理论。精准教育是共性教育中不同的人得到不同发展的支撑点,也是家庭教育中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根据个体特点的精准教育 总之,教育是一份常做常新的事业,需要用满满的激情,不断的坚持,去诠释传道授业解惑的不易。在精准教育的道路上,学校会通过不断的探索,让更多的学生在自由、平等的土壤里生根、成长,去感受教育春天般的温暖。
本文转载自:中国知网